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杨和平

  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我市民生事业也捷报频传:截至2016年8月底,全市144项民生工程和19件民生大事推进顺利,已提前完成民生工程43项、民生大事3件,其余101项民生工程、16件民生大事正按进度推进;部分项目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其中,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项目在已完成省级目标任务“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到320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到160元”的基础上,自加压力,现已达到“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395.52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85.36元”的标准。

  这组数字反映的是市委坚持民生优先,以重点民生工程为基础,全力提升百姓福祉的责任担当。

  “去年12月,我市着手谋划市级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紧紧围绕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及社会征集的民生热点问题,统筹安排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做到了省市民生工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市目标督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财政收入下降的形势下,我市提出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资金投入总体水平不降低的要求,市级各部门深挖潜力,逐项梳理核实筹措项目资金,确保落实资金来源。

  今年,市级财政在运行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民生财政支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截至目前,上级补助资金执行进度总体均达到100%;市、县两级投入资金已全部筹集到位。同时,我市把资金管理与审计审查、财政监督、绩效评价等专项工作相结合,全程管控各类资金使用。

  今年初,我市首次邀请受益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2015年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实施满意度进行测评,探索建立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社会评价机制。

  民生工程的实施,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东区弄弄坪街道大花地社区书记王萍代表说,这几年,市民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大花地社区的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都有很大的变化。我市“五创联动”工作做得好,老百姓看得到,得到了很多实惠。

  攀钢钢钒公司炼铁厂高炉长张邦志代表说,1993年他来攀枝花时,向阳村的街上堆满了菜摊子。近年来,我市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市民休闲娱乐场所、设施大幅增加,市民的生活条件都要赶上一些大城市了。

  肖明雄代表说,在新区新建了很多公共绿地和健身设施,提升了城市品质,增加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攀枝花的社会治安非常好,居住在攀枝花,安全感很强,我越来越热爱这座城市了。

  盐边县箐河傈僳族乡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贺小强代表说,实施对口援边“8+8”项目,使箐河乡发生了巨变,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使群众出行更方便了,也让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群众的收入有了大幅增长。今年实施的精准扶贫,对我们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进行了“一对一”帮扶。

  过去五年,我市在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让市民深受鼓舞,同时也充满了新的期盼。

  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兰代表建议,应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生工程项目。同时,加强督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保障民生资金使用安全。

  张邦志代表建议,进一步改善道路设施,加大公交事业投入力度,满足市民出行需要。

  王萍代表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财政资金的投入要向基层倾斜,同时加大对城市贫困人群的帮扶力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天下
   第05版:民生社会
   第06版:教育体育
   第07版:文体
   第08版:金沙水拍
勇立潮头 讲好“攀枝花故事”
深化资源创新开发
让绿色“抹亮”发展
在转型升级中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