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蓝天碧水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高新区团山片区。
  钒钛高新区阿基鲁移民安置区。
  迤资火车站。
  钢城钛业公司年产1.5万吨海绵钛厂。
  钒钛高新区大道。
  污水处理厂。
  大西南制动鼓(10万吨钒钛蠕墨铸铁)。
  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广大人民的热切企盼,也是攀枝花钒钛高新区这个国家级开发区立园、发展的应有之意。攀枝花钒钛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历史使命。

  高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土有责,铁腕整治,不仅提前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问题的整改,守护辖区蓝天碧水,而且正本清源,清退影响环境的落后产能、小企业,指导企业技改升级,引进、扶持环保、低碳产业和项目,编制系列规划、方案,划“红线”标“底线”,加速建立“制度矩阵”,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在为企业行为划定限度的同时,守护着绿色的空间。

  □谢平

  本报记者 晏洁 文/图

  立行立改,100%办结环保督察组移交问题

  2017年8月7日至9月7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四川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向高新区移交群众信访问题共14件,其中,高新区牵头9件,市级部门牵头5件。

  接到移交问题,高新区立行立办,迅速着手调查处理。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实行“清单制+责任制”整改落实机制,实施挂图作战、定期调度、跟踪问效等手段,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协调推动重点难点问题整治,协调市级执法部门建立多部门联手、多领域运行、跨区域协调的环保执法新机制,健全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目前,这14件群众信访问题已全部提前完成整改。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高新区督促企业依法设置安全环保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环保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全员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环保设备运行。目前,相关企业均已实现达标排放。

  整治水污染方面,已督促企业完成废水处理设施修缮,完成废水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和验收,目前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举一反三,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加快推进金沙江金江饮用水源环境问题整改,提升高新区水环境质量,投入约1500万元的生活污水截污干管工程建成投用,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恢复正常运行,日处理能力已达4万立方米。

  针对部分停产企业转租厂房给其他经营者用于堆放矿渣或煤渣,造成土壤污染问题,高新区下达《关于规范经营行为的紧急通知》,全面关停租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督促涉事企业完成整改,完善了报备、工商、税务等相关手续;采取夜查、突击检查、定期检查等方式,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规范企业环保行为。同时,实施《园区固废评估整治方案》,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固废问题31个,清理各类固废70余万吨;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石膏渣智慧运输平台建设,建立管委会、6家钛白企业、渣场石膏渣运转台账,落实钛白企业用电量、出渣量和渣场入渣量比对制度,定期核查石膏渣产量,确保产出石膏渣全部进入综合渣场处置。

  针对噪音污染,督促企业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委托专业公司开展噪音治理。通过治理,涉及噪音岗位检测结果均满足国家限值标准要求。同时,督促企业在厂区车间周边大量设置减震装置、生产车间内部安装隔声门,配齐配全从业人员的噪声防护用品。指导企业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定期开展厂区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公示,确保噪音伤害在接触限值内。

  守土有责,加速建立“制度矩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新区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通过高点谋划,着力规划编制和制度制定,划“红线”标“底线”,加速建立“制度矩阵”,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在为行为划定限度的同时,守护着绿色空间。

  紧盯问题抓落实,坚决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编制《国家级钒钛高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钒钛高新区水污染防治规划》《钒钛高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等系列规划,实施《钒钛高新区蓝天保卫战2018年作战计划》《钒钛高新区保障环境空气质量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园区固废评估整治方案》等系列方案。集中力量开展环境空气百日攻坚、饮用水源地保护、清废行动、河湖长制等各项工作。

  坚持最严环保制度,严打环境违法行为。坚持环保优先,严格环评审查,修改完善《钒钛高新区服务企业手册》,严禁钢铁、洗选等落后产能项目入园,做实“源头”监管。配合市级环保部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施网格化环保监管,组建综合巡查执法大队,构建“随机监测、交叉监察、联动执法”机制,做优“过程”监管。采取顶格处罚、停产整改、媒体曝光和金融黑名单等措施,倒逼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做硬“结果”监管。

  站高谋远,落实高质量发展举措,坚定不移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实施《建实一个“高”“新”特色鲜明的国家钒钛高新区行动方案》《钒钛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实施方案》等系列方案。同时,着力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康养旅游业基地,促进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治理,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编制《攀枝花市金江片区(金江单元、青龙山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促进高新区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目前,高新区已建芒果、杏子、莲雾等水果林基地3个,木棉、桂花、香樟国槐等乔木林基地2个,拥有林地4158公顷,森林覆盖面积达42.44%,生态环境本底持续向好。

  正本清源,发展两型产业清退落后产能

  环保执法只是管理的手段,而指导企业升级转型,发展低碳、环保的产业才是环境保护的根本。

  走进攀枝花市钛都化工钛白粉生产企业,公司总经理周彤向记者细数技改的好处。2017年8月,钛都化工实施技改,淘汰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这次技改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周彤介绍,企业过去用水煤气生产费时费力,需要2个9蒸吨的煤气发生炉,热值最高1250大卡,升温需要40分钟到1小时,运转需要9个员工,生产中4个环节需要排队用蒸汽。改用天然气后,热值8000至8500大卡,全电脑操作,安全生产更有保障,蒸汽炉只需要3名员工操作,几分钟就能产生蒸汽,4个生产环节可以随时使用蒸汽,生产连续性大大提升,产品品质也更有保证。“现在,企业生产省心,环境也干净多了。”周彤介绍,过去,企业生产每天要拉进来30多吨煤,拉出去两三车煤渣,还要排放二氧化硫。现在,用了天然气后污染物排放大大减少了。

  钛都化工的变革,只是高新区指导企业技改升级的一个缩影。

  高新区围绕“全流程钒及新材料、含钒钛机械制造”两个主导产业,重点推动秉扬科技年产25万吨陶粒支撑剂技改扩能项目、天民钛业高性能钛合金3D打印特种零部件产业化项目(一期)等项目,确保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重点推动宝鸡力兴钛业海绵钛生产与钛材加工等项目,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整治“散乱污”、打击“地条钢”以及环保工作要求,取缔和关停违规小企业、小作坊35家,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0台,淘汰一段式煤气发生炉30台,确保高新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抓创新驱动,激活经济增长新生动力。加速“信息网”建设,完善高新区监控平台建设,掌握高新区道路、空气、排水等情况;建设能效管控系统,实时跟踪能耗情况,服务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加速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帮助东立科技、秉扬科技等10家企业建设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引导企业提高工业生产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依托钒钛产业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技术联盟,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沟通对接,通过(绵阳)科博会、钒博会等各种活动,组织引导企业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新区与攀枝花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并签订新的产学研合作协议。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推动天民钛业与东北大学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天民钛业与四川大学开展高性能钛合金铸件石墨浇注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梦梦科技与四川大学开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钛合金铸件自动打磨技术研究。推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航、北理等北京高校合作,天民钛业与北航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高性能钛合金3D打印特种零部件产业化;钛都化工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脱硝催化钛白研究。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推动东北大学、天民钛业、中航七院开展低成本高性能钛及钛合金粉末冶金中试及产业化。

  新签约中信30万吨/年硫酸亚铁综合利用、北京先见能源等项目,促成三能综合节能减排、和成新能源、氯化废盐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高炉渣提钛及综合应用、氯化法钛白原料生产、硫酸亚铁综合利用生产纳米超细铁粉、盐酸法超细二氧化钛清洁化生产等项目完成中试、生产,实现高炉渣、废酸等三废资源变“废”为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综合
   第03版:企业天地
   第04版:要闻 天下
   第05版:专刊
   第06版:财富
   第07版:文体
   第08版:闲情
守护蓝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