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 渡 口

“渡口记忆”标志。

  □潘普洲 袁晖

  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渡口。在这里,“渡口”曾经是摆渡之所,是城市之名,也是片区名称。

  最早的渡口,当然就是横渡金沙江南北的口岸。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经历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寂寞之后,在隆隆的开山炮声中醒来,迎接它的黄金时代。在渡口吊桥和渡口大桥建成之前,源源不断的建设物资和人员都是在渡口坐船进入弄弄坪建设工地的,这里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在攀枝花开发建设之初,为了对外保密,1965年4月22日,攀枝花特区改名渡口市。直至1987年1月,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从普通平实的“渡口”到意蕴丰富的“攀枝花”,这座城市走过了不平凡的开拓之路,从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变成了闻名世界的微雕钢城。

  渡口成为了片区名称后,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大渡口。作为攀枝花开发建设曾经最重要的“口岸”,大渡口开创了很多“第一”:第一家照相馆——大渡口照相馆;第一个商场——渡口商场;第一家新华书店,第一个“电报电话机构”等等……大渡口当仁不让地引领着时代的风尚。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大渡口电影院。它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攀枝花最早的电影院之一,一次可容纳千余人观影。那个年代生活很单调,逛街、看电影成了年轻人的首选。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走,逛大渡口。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的电影票大概要两三块钱,记忆最深的还有春节通宵电影,记得刚放映通宵电影的时候票很俏,必须提前买,中场休息时,电影院还当场摇号抽奖……年轻的小伙为了和心爱的姑娘看一场电影,常常在售票窗口拥挤着买票。

  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大渡口街更是繁荣一时。沿街的法国梧桐树下,各式商铺比肩而立。每到周末,街上总是摩肩接踵、人流如织。看电影的、买衣服布料的、采购副食品的、买书看书的、请客吃饭的,都能各取所需,满意而归。笔者的第一件呢子大衣,就是在大渡口街上买的,质量上乘,穿了很多年。

  作为全市的经济中心,大渡口的繁荣也渐渐带动了其他片区的发展,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

  半个世纪过去了,城市发展迅猛,大渡口经济中心的位置早已被取代。可是,它的位置如此独特,不仅载入了史册,也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里。大渡口街,承载过攀枝花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是攀枝花市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曾经的繁华褪去,现在的大渡口已打造成“渡口记忆”一条街。

  就在大渡口街北边的山坡上,坐落着一幢一楼一底的青砖瓦房,它是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渡口建设总指挥部的招待所,原称“十三栋”,现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

  当年,邓小平、彭真、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攀枝花时,都在这里办公及下榻。1965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这里现场办公,代表中央批准了攀枝花钢铁厂建设总体方案,使攀枝花开发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如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缮后的“十三栋”恢复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木楼梯、廊道、门窗等设施,馆内征集了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的历史图片、文物、资料1000多件,包括大型油画、沙盘模型等等,每一件都凝聚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时代雕琢着城市的面貌,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那些我们郑重保留的记忆,是我们的根。

  漫步大渡口街,时过境迁,旧貌换成了新颜。唯有这栋小楼静静伫立,一切如旧。在这里,储存着一座城的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题
难忘那顿“团年饭”
大 渡 口
迤 沙 拉
一家三代税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