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蕾娅
今年39岁的赵磊是盐边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的大队长。从警以来,赵磊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由他牵头推出的盐边公安“智慧户政”、户籍业务通办工作法等举措,惠及盐边山区群众。2022年4月,赵磊被评为2022年一季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攀枝花好人”敬业奉献好人。
改革政务服务创新 让老百姓少跑路
盐边县地广人稀,群众办理一个业务,跑两三趟是常有的事。赵磊时常接待一些来自大山深处的老百姓,看到他们办一件事往往要花很多时间、跑很多路,心里便萌生了改革政务服务办理模式的想法。
在探索过程中,遇到机制、人员、技术、资金等诸多困难,赵磊都没有放弃,通过大胆改革创新,一步步摸索前行。2015年,由赵磊提出的户籍业务通办便民方案在盐边县公安局落地实施,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最便捷、最暖心的窗口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认同。
用微改革微创新 打开“智慧政务”大门
深化服务群众改革,不仅仅需要大智慧,也需要接地气的小微创新,赵磊不断对现有的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盐边公安“智慧户政”上线初期,赵磊每月平均接听电话达2000余分钟,网络解答群众咨询300多人次,即使在家休息,他也忙于回答群众咨询,只要群众有需要,他随时都会与群众沟通。随着改革深入推进,他搜集到很多群众需求,这些需求就是他改革的“金点子”。
此外,赵磊还摸索数据共享模式,主动将常用不涉及群众隐私的数据分权限向其他业务部门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如今盐边县公安局与县民政局、县卫计局、县统计局、县国土局、县教体局等都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在需要身份认定时,通过信息共享解决身份认定问题,让群众不用多跑路。
以民生为导向 为民服务不忘初心
“作为一名警察,就是要始终以民生为导向,帮老百姓办好事为目标。”赵磊如此说。
凭借着为民服务、敬业奉献的真心,改革创新的初心,狠抓工作的韧劲,2018年,赵磊被盐边县委、县政府授予首届“大笮卫士”称号;2018年被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公安厅评为“四川省优秀人民警察”;2019年被攀枝花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